Search


《12歲小孩的大便哲學》

「"大便"是負面的,無論是實體的大便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《12歲小孩的大便哲學》

「"大便"是負面的,無論是實體的大便還是被用來當成形容詞的大便,在現實生活中他從來沒有正面過。

實體大便出現的那一刻,我們都忍不住要他以最快的速度消失在馬桶的漩渦裡;當他變成形容詞的時候,也都象徵著不美好,比方說 "你的臉臭得像大便" 或 "我心情差,滿肚子大便"....之類的。

可是,今天當我看著馬桶裡的紅色大便,突然覺得尊敬,因為晚上我吃了火龍果。

我才想到那團紅色的漂浮物其實為我做了很神聖的犧牲。

當人們花錢買來喜歡的食材,再把那些食材烹調成食物,無論是家人用愛煮出來的,還是餐廳用專業煮出來的,當初我們都是興高采烈地放進嘴裡的。

那一刻起,他走過一條從開心到傷心的歷程。

他先是讓我們的眼睛開心了、味蕾開心了、腸胃開心了、心也開心了,直到最後難堪的來到直腸,傷心地從屁股洞洞離開,只有幾小時的時間就從 “食物” 這個光彩的名詞變成 “大便” 這樣不名譽的指責。

他進來的時候像英雄,他離開的時候是垃圾。

今天晚上我突然有很深的感觸,所以我謝謝他為我壯烈犧牲,紀念他為我帶來的美好。

說真的,“大便” 其實很溫柔,"大便” 是快樂、養分與水分的遺體,以後每一次沖馬桶目送大便離開時,我都會當成是一場英雄的告別式。」

-\-\-\-\-\-\- 迷路的迷語錄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後記:

很奇妙,我們家小孩對便便都好有感情,記得dd小時候每次便便完都會對著馬桶揮揮手:「便便要去旅行了,便便bye bye!」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